美术馆
四川文理学院美术馆“艺术沙龙”活动第一期——聊一聊约翰.莫尔的那些事儿
新闻发布者:发布管理员 新闻来源:美术馆 发布时间:2017-11-09 11:08:09 浏览量:

2017117日晚7点,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,加深学生对“当代艺术”的理解。在四川文理学院美术馆举行了第一期“艺术沙龙”学习交流会。此次活动由美术批评家、四川文理学院美术馆馆长邓旭老师主持,特邀2016年度约翰.莫尔绘画奖入围艺术家王勃凯老师、李炎老师为此次交流会嘉宾。

交流会上,邓旭老师首先向在座学生介绍了约翰·莫尔绘画奖的由来与艺术影响,并向学生们展示并分析了部分入围作品。

7.jpg

5.jpg

(会议现场)

3.jpg

(王博凯老师讲话)

交流中,王勃凯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:艺术创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,具有鲜明的主体性。整个创作过程就是画家“自我实现”的一个过程。每一个画家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,有着自己特有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。作为艺术创作主体的艺术家,会有意无意地将自身的人生积淀流露于创作过程,并将其渗透到艺术作品之中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“体验”与“感受”。并希望同学们用心自己的生活体验,多参加各类艺术赛事和展览,在创作中去消化课堂所学到的知识。

1.jpg

(李炎老师讲话)

李炎老师对同学提出的“创作如何落地”这一问题,解答道:艺术家在生活中总是细于观察、敏于感受、善于体验、勤于思考,随时随地、有意无意地把生活中的收获物放入自己的意识中。在创作时,要尽量表现具有自己年代感的东西,90后需要有90后自己的感受,明确自身的定位。一幅好的创作作品可能源于某一个视觉形象,某个触及心灵的瞬间,重要的是把内心“感觉”表现出来,多尝试。只有在长期艺术实践中艰辛的积累,才有喷涌而出的思想源泉。

8.jpg

(邓旭老师讲话)

邓旭老师在此做出了补充,对如何结合自身经历,融入当代性的艺术思维进行了分析:艺术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,艺术家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,他的每一次艺术创作都是艺术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和积累的过程,同时又是艺术家通过经验的积累、内省,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、理解上升为艺术经验,并灌注于艺术创作的过程,重点并不是我们画了些什么,而是我们通过自己的画想告诉人们一些什么,当代艺术其实就是一种不断认识自我、认识时代,并反思自我与时代的过程。

2.jpg

4.jpg

通过此次交流会,同学们感受了当代艺术丰富而多元的文化内涵,明白了艺术与生活的紧密关系,消除了同学们刚接触创作的迷茫与无措,激发了学习与创作的热情。

据悉,四川文理学院美术馆将持续推出各类“艺术分享会”,为老师与同学搭建更多艺术交流、学术探讨的平台。

撰稿人:徐晨


院长信箱书记信箱下载文件